傅涛:两山视角下的长江大保护
近日,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两山经济》作者傅涛受邀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进行了《两山视角下的长江大保护》主题分享。中国水网特别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
来源:中国水网
近日,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上沿江11 个省市生态环境部门、28 个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聚焦协同推进长江大保护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两山经济》作者傅涛受邀在论坛上进行了《两山视角下的长江大保护》主题分享。中国水网特别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傅涛强调,对于长江大保护,我们需要从两山经济这样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要在机制上有突破
今年两会,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其中,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做出的战略部署。长江保护法已被列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并且纳入到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
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积极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近年来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但在今年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一些干部和专家也指出了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如污染历史欠账大、治理见效慢,但人财物投入有限,保护修复任重道远;水污染防治高度专业,但研究力量和专业队伍匮乏,不少地方治理污染“概念热、落地难”等等。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各地也在积极地探索。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养育着全国40%的人口、支撑着全国40%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和活力所在。傅涛指出,设立长江经济带的初心不是为了保护,经济带的本意是发展经济,只是不能再按照大开发的模式去做,必须做好大保护。
“保护”这件事各地政府一直都在做,但以往只是在“点状”上做保护,环保行业内四万多家企业都可以参与。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共抓“大”保护,以往的点状保护已经不能持续。尤其是环保做纵深以后,污水、焚烧等很多环保项目一经招标,很多企业都会抢着做。现在的难点是在进入纵深化之后,对有些生态治理政府已经没有办法支付了,如果按照原来的城市建设模式、市场化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同时还有由于过去40多年“先发展再治理”,遗留的一些历史欠账问题。
傅涛强调,在这个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面临模式的转变。所以,开发不大了,保护大了,“大”是指从整个流域、整个区域,整个大环境上,从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来看待。更多的需要是创造大保护的模式,大保护的模式不是不发展,而是绿色发展。
“长江沿岸城市加速推进环境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径。”傅涛认为,长江大保护的主因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是“大”保护,就是要跨出地域、跨出省市县,从沿江11个省市统一看待,这是原来各部门、各层级条块分割的机制做不到的,所以大保护的核心是要在机制上有突破。
立足两山经济 创造可复制的“类黄山”模式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和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政府的税收、经济增速都在放缓,支出能力却在减弱。傅涛认为,在不能寄希望于政府按照原有模式拿出全部的钱来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就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两山经济就是在不断实践、论证如何落地“两山论”,E20研究院已深入邯郸、黄山等地区反复探索研究并进行实践。长江沿岸城市基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生态本底好,大多属于类黄山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如何绿色增长,想发展经济又被限制,传统方式不能做,但又必须突破增长,绿水青山不会简单就成为金山银山。傅涛介绍,E20研究院做了大量调研和探索,总结出了类黄山城市的绿色发展路径:
1.打造城市价值奇点项目
对于长江沿线城市来说,如果全方位上马所有生态治理项目,很快会面临支付难题,导致财政出现困难没钱支付。傅涛认为,既然没法按照原来的传统模式做所有项目,就应该在一些城市做一系列样板项目、示范项目。每个城市都要寻找自己的价值奇点,不可能把所有项目都做成全国第一,但可以把某一个点做成国家标准,与环保企业一起打造经典工程、展现核心技术。通过典型项目,打造一种模式,从而形成产业。
傅涛建议,各地方在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中,可以从一个点上突破、做到极致,把一个点做透,再把其他点规划好,可以选一个领域专门成立研究院,或专门针对一个领域来做城市论坛,探讨和推广可能的模式和方法。
“打造价值奇点需要高投入。对项目而言,如果是成本就要尽量少,如果是投资就不怕多,做到一定高度会形成溢出效应,赚别人的钱。”
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很多地方政府已经与三峡集团、中节能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城市特点和问题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此,傅涛强调,在合作中,城市要有自己制高点,暨价值奇点,如果没有制高点,就成了企业的一个市场。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价值奇点,不仅能很好的体现价值,还能形成辐射能力,延伸到其他周边城市。
2.发挥生态本底好的资源优势
未来社会的价值产生与转化规律与过去不同了,工业文明是社会化分工,在自己的体系里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参与竞争,但生态文明的价值并非劳动产生的,劳动只是为了链接价值。傅涛强调,有一种我们长期忽略的社会价值,就是大自然的价值。
类黄山城市有很好的生态本底,这个生态资源的价值能否附加到房子、农产品、旅游、文化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片叶子造福一方人民”的意思。未来价值产生的规律是在自然循环中,大量的水资源、能源、新鲜空气,都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靠工业文明创造价值不属于类黄山的城市。这类城市必须走另外一条致富的路——生态文明,利用劳动来链接自然循环的价值。
3.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创新
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受政策的倾斜,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创新。傅涛认为,创新与违规的区别,就在于初心是否以人民为出发点,是否为人民谋福利。
如果与党和人民不一致,那就是违规,做的再好,结局都是错的。要打造示范城市,完全可以在政策上踏出一步,因为国家给了条件和政策,国家希望新时代下的行政体制、制度有一定的突破,需要选择好突破点,构架一个绿色消费体系,不仅仅是绿色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再小的事对于我来说都是天大的事”,这也就不难理解河长制、厕所改革、垃圾分类等的快速推进。这提示企业和各地方政府在项目的策划上,要切中人民关心的话题,在机制层面进行突破。一个点上做高,才有通道,才能站在更高的台阶上。
傅涛也建议,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政府和企业,要注重宣传工作的推进,好的经验和案例需要不断的推广和曝光,才会被更好的复制和学习。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17610899796(微信同号)
编辑 | 刘影、徐冰冰
统筹 | 谷林
2019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年度报告、细分领域及总裁专属报告,明确政策趋势和产业形式,为把握市场机会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报告名称如下: